2024巴黎奧運西班牙羽球女單選手瑪琳在四強賽因為前十字韌帶斷裂傷棄,而每3500名運動選手就有1位經歷過此傷害,由此可知前十字韌帶傷害是很常見的,那前十字韌帶到底在哪裡?為什麼這麼常受傷呢?跟著放勢運動一起學知識吧!
先來介紹前十字韌帶的解剖位置
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內,分別有前、後十字韌帶,由於後十字韌帶較為粗壯且傷害機轉相較不常見,所以大部分都是前十字韌帶受傷。
膝關節主要是靠前後十字韌帶、半月板及內外側副韌帶這些非收縮型組織以及外面強壯的肌肉們共同穩定。
前十字韌帶的功能是什麼?
前十字韌帶主要的功能是防止脛骨相對股骨產生過多前移,次要的功能是避免脛骨產生過多旋轉,依照纖維走向主要又可以分為前內束(AM)和後外束(PL)。
前內束在膝蓋彎曲時緊繃,主要是防止脛骨往前位移,而後外束則是在膝蓋打直時避免脛骨有過多旋轉
做什麼動作容易受傷呢?
下肢呈現股骨內收、內轉和膝蓋旋轉,膝蓋產生外翻(valgus)的動作
受傷機轉可分為接觸性及非接觸性,
接觸性傷害指的是膝蓋後外側受到撞擊,導致膝蓋產生剪力,只佔比20-30%
非接觸性的傷害常發生在切入、急停變向或落地時膝蓋產生外翻(valgus)或旋轉,佔傷害中70-80%,其中女性的受傷風險為男性3-6倍。
誰有內在的受傷風險?
1.女性(天生骨盆較寬、關節韌帶較鬆)
2.髖外展肌肌力不足
3.落地時膝蓋容易外翻(valgus )
4.足弓塌陷
5.核心穩定不足
上述只是風險因子,並不能作為受傷發生的『預測』,若有相關疑問建議諮詢專業人士喔!
由於膝蓋相關傷害不只在運動場上很常見,一般愛好運動的人對前十字韌帶的傷害多少都有聽聞,雖然說此傷害復健回場的時間較長,但目前在手術、術前術後復健計畫方面已經有許多研究,相關知識及處理方法也算完整,不需過於害怕!那對於前十字韌帶相關知識有基本認識後,下一篇會介紹一些訓練可以用來加強下肢的肌力、神經肌肉控制及穩定,能降低受傷的風險!繼續跟著放勢一起學知識吧!